top of page

為王船文化許未來系列之二─那些年,王爺教我的事

作家相片: 屏風小編屏風小編


六萬分之一的精彩

沉浸式劇場幕後故事


聽二馬說王船館沉浸式劇場策展過程,讓人熱血沸騰。那年他離開上市公司重新創業,剛成立一家不到5名員工的小公司,合約都沒簽即展開籌備。東港迎王3年一科,他深怕錯過關鍵鏡頭先投入資金拍攝。從2021年辛丑正科到2024年甲辰正科,拍攝逾萬小時,最終剪出不到10分鐘劇場版影片,精彩形同六萬分之一。問他萬一合約生變怎麼辦?他想都沒想說,事前有擲筊請示王爺,這都是王爺教他做的事,做就對了!

 

二馬是馮建彰的綽號,他出身電視圈,初入行擔任美術設計,後來自組公司FREES專職舞台設計,成為文創產業上市公司必應創造創始成員之一。因與蕭敬騰、蘇打綠、五月天等藝人合作,並打造金曲獎、金鐘獎等大型頒獎典禮,資歷豐厚,圈內人多在他綽號後面加個「哥」。

 

「但那時我人生重新歸零。」馮建彰說,因為對研發創意有興趣,不想一再重覆做演唱會、舞台設計。3年多前離開順風順水的上市公司,重開一家小公司。一切歸零,彷彿回到職涯起點,也在那時,王船文化館即將動工,接到沉浸式劇場策展邀請。


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被列為國家無形文化資產,他當然聽過,但覺得一知半解,只對王船遊天河的火光烈焰有印象。接獲邀約後他蒐集文本,跟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等民俗學者,及地方耆老請益,「腦洞大開」。



迎王神祕色彩 信仰烙入人心


「迎王祭典帶有神秘色彩的科儀,給人強烈視覺感受,非常震撼,極具張力,簡直是臺灣之寶。」二馬說,當年疫情仍在全球延燒,世局混沌不安,但辛丑正科迎王祭典即將開始,他唯一確定的是,籌備沉浸式劇場一定要有內容,祭典科儀得先拍下來,現在不啟動得再等3年,肯定來不及。


但他離開上市公司,開始感受現實的骨感。「一開始籌組工作團隊不很順利,以往合作團隊要不喬不出檔期就是報價太高。」他怕錯過任何關鍵鏡頭,只能先投入資金,開拍前透過七角頭向王爺擲筊請示,「朋友傳來消息說王爺應允可以拍了,還說我是幫祂做事的人,要做一定要做到最好」。


「其實我是科學主義信徒,像無神論者。」二馬說,但是那幾年發生很多事,讓他感到無形中的力量。像他參與製作的高雄2021跨百光年系列活動,高雄市副市長史哲給的任務是,跨年壓軸演出須以無人機編組表演空中迎王船。他「接到指示時心裡『砰』一聲,王船館的案子還在籌備,但王船意象卻在另一個港埠出現,怎麼有如此巧妙的事情?彷彿預示接下來將做的事,冥冥中無法言喻的共時性,已非巧合兩字可以形容」。


後來工作團隊籌組越來越順,整個團隊從拍攝組、導演組、後製組到音效配樂約有50人,一一到位。辛丑正科送王時,工作團隊從半夜待到天亮,眼看王船桅桿化為煙塵,送王遊天河。「那一刻被當地人視為禁忌!」但他們為了工作全程參與,感受到信仰彷彿烙進東港人心底,感動難以言喻。


就這樣從2021辛丑年拍到2024甲辰年,期間碰上請水、遶境及送王等重要科儀,一次出動10部以上攝影機已是常態,其中還不包含空拍以及360環景攝影。另外還以teamLab數位科技手法,蒐錄東隆宮典藏的復刻版王船。二馬說,公司光儲存祭典相關影片即用了五六顆20TB的硬碟,初步估算,總拍攝時數超過一萬個小時。


但有豐厚資材也僅站穩第一步,如何說好百年信仰的故事才是重點。二馬說,近4年在地採集,他發現3年一科的迎王祭典已成東港人的生命時鐘,很多長輩以科年為人生座標,從結婚成家到生子……都以某某科年掐指回算。百年信仰如此綿密滲入常民生活,正是王船文化彌足珍貴的關鍵。他最後決定以在地人的視角出發,找綽號「阿偉」的黃志偉合作,共創沉浸式劇場故事。



歷時4年 在地採集


黃志偉是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系主任,出生東港,本身即是七角頭轎班成員。他高中起北漂求學,其後遠度重洋至比利時留學。返國後回鄉居住,被久違的故鄉魚腥味吸引,開啟以魚肉為主題的繪畫創作。


二馬以轎班成員的在地人視角,舖排近4年來採集到的迎王祭典影像,9分40秒影片,以「生命的長河」為主題。透過黃志偉濃重的海口腔配音,訴說芸芸眾生百年來與王爺信仰的交織匯流,彷如個人河道與遼闊江海的融合交匯,聲聲入扣,揪人心緒。


現在走進沉浸式劇場,在近5公尺高的挑高展場中,被總長20公尺的環型螢幕環抱,前所未見的迎王體驗即此展開。首先入眼的是漁港覓食的白鷺鷥,以及東隆宮的黃金牌樓、裊裊香煙,彷彿與東港人一起站在港邊,在混雜魚腥、鞭砲煙硝味的環境中成長。



隨後炮火雷鳴、濤天巨浪不斷襲來,站在劇場中領受聲光震撼,像是回到先民橫渡臺灣海峽黑水溝的時刻。當年沿海地區瘟疫頻傳,即使熬過「六死三留一回頭」凶險,落腳也未必順遂。一位來自福建廣信府的遊街道士,傳授泉州請神送瘟科儀,世代太平才漸漸開啟。


之後在資深音樂人柯智豪配樂聲中,東港迎王請水、遶境及送王等歷史鏡頭接續展開。兩度拿下金曲獎的他,多次入圍金馬、金鐘獎,已達成三金入圍滿貫紀錄。在生命長河配樂中,他以嗩吶、鑼鼓搭配人聲,磅礡聲勢中,拍攝視角拉升,王船成為鎮海公園裡的小光點,閃動火光中傳遞這一代人對先民的敬意,對現世的祈禱,及對下一代的祝福。

 

二馬說:「雖然手上的影像素材有上百TB,但為了豐富體驗者感受,不讓整場沉浸在紀錄片氛圍,製作團隊另以動畫補遺,為精彩的迎王實錄畫龍點睛。」


該段動畫依據《諸羅縣志》卷八風俗志˙漢俗而來,這段史籍記載,「昔有荷蘭人夜遇船於海洋,疑為賊艘,舉炮攻擊,往來閃爍;至天明,望見滿船皆紙糊神像,眾大駭;不數日,疫死過半」。50餘字證明昔日送王曾放海流,且遭荷蘭船艦炮擊,而「遊地河」後來因種種因素演變成「遊天河」,經過動畫補遺,讓沉浸體驗有了更寬闊且深厚的視角。



王船文化館開幕時,沉浸式劇場首度公開,加上開幕首3日限定登場,全長5分50秒的外牆光雕秀「信仰的長河」,相互輝映,成為探索王船文化及王爺信仰的窗口。


它們都是二馬重新創立的公司FREES的創業作。從3年多前的人生歸零走至此刻,二馬說,相較於首次創業,最大的改變是長出了耐心。他頭一次體會到,花很長很多年的時間去等待,慢慢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是值得的。問他萬一中間有什麼變卦怎麼辦?二馬說,經過此次策展,他個人及團隊都領會到信仰的無形力量;那種虔敬顯示信就有力,而這一切都是王爺教他的事。


出處:屏東本事 2025冬季號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