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 pi tsheh tiam 咖必冊店
- 屏風小編
- 2024年7月23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
我帶了一家書店回故鄉
這是一個有關繪本的故事,
但,故事該從哪裡講起?
以繪本為主體的獨立書店?
從事科技業卻迷戀繪本的傻老闆?
左手煮咖啡右手做烘焙挺書店的店長?
捕獲從四面八方來小庄頭分享的野生繪本家?
泡在繪本無法自拔的親子檔?
鄰近二百七十多年歷史的百年老廟?
以上每一條都可衍伸成故事的軸線,
但,出發的核心與追求的終點是相同的,
找回那個簡單又純粹的自己。
在出版界的蕭條期,人人都知道開書店要想活下去很難,開獨立書店更難,開一家以繪本為主體的獨立書店難上加難?偏偏,有一家獨立書店不僅開張,還開在市郊的農村舊聚落,一個人口數不到千人的海豐,只要腦筋稍微轉一下,就知道這已經不是用難字可以形容,從開店第一天起,旁人就已開始倒數,出人意料的是,這樣的獨立書店處境雖然艱困,卻沒有命懸一線的淒涼感。
今年2月的農曆年後,書店開辦一系列迷你書展,邀請各領域創作者來展出,以今年五月份為例,冊店邀請了插畫家鄭潔文分享新書「穿穿的地洞」,同時帶來珍貴的手稿與讀者分享;此外,書店攜手儲玉玲、儲嘉惠舉辦「咱來唸冊」的讀書會,領著書迷讀《小王子》,你一言我一語的感受台文韻味。接下來的六、七月,創作者的分享一場接一場,到底,這樣的底氣是從何而來?
首先,得有個不怕死的傻子老闆曾琮彥。他是土生土長的海豐囝仔,一般人眼中會讀書的孩子,長大後從事科技相關產業,已是地區負責人等級,卻喜歡陪著孩子讀繪本,讀著讀著慢慢編起了自己的故事,興頭一上來,開始學習繪本製作,組成創作社團,舉辦巡迴書展……但,這些都只是花點時間和無礙本體的小錢,最令人咋舌的是他竟然「帶一間書店回家鄉」,而且是以繪本為主的書店。

這是個「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」的決定,爸媽、同學、親友莫不膽戰心驚,替曾琮彥捏把冷汗,反倒是他自己做了最好的準備與最壞打算,氣定神閒的開張,找來表妹擔任店長,統籌書店事宜,每到周末假日,他從高雄回屏東協助各種分享會、讀書會或發表會。
做伙來講台語
ka pi──咖啡
tsheh ti──書店
與其說這家書店是繪本專賣店,其實更像是一個繪本的交流平台,牆面上輪流推出各種期間限定的創作展,從膠彩畫;繪本的原創圖;尚未出版發行的繪本樣書,甚至是文創品都出現在書店牆面或書架上,讓人可以看到繪本的前世、今生與來世。
在這個連具規模的文具店都找不到的聚落,開店之初,吸引不少好奇客人關注,卻常被店長嚇跑,「因為只要有人駐足門前,店長就會衝出來問,要不要進來參觀?」,露出招牌笑容的曾琮彥回憶起最初,他說,有些人迅速搖頭離去,部份膽戰心驚的跟著走進自動門,詢問進來一次要收多少錢?如今,開始有人詢問是否可以帶自己的書來閱讀,甚至有學生成為主顧客……。
校長兼撞鐘的店長朱佳貞說,咖必冊店歡迎任何理由想進來的客人,無論是來放空、看自己的書、看店內的繪本或小說,甚至是與朋友來此小聚,就算只是進來參觀也無妨,沒有低銷、沒有時間限制,就是要與大家共享閱讀的空間。

「努力就會成功」這句話不適用在書店,咖必書店一如曾琮彥和眾人所料,業績始終是赤字,曾琮彥坦言,「把別人的錢放進我們的口袋」和「把我們的想法放進別人的腦袋」是世上最難的二件事,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,做出能讓大家喜歡能買單的書籍及內容,於是,粉專的繪本介紹不輟,書籍、健康等相關講座、分享會也不間斷,堅持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。
究竟是著了怎樣的魔才會對繪本如此痴狂,曾珠彥解釋,繪本的形式簡單,沒有過多的文字、畫作,得想辦法把自己變小、再變小,捨棄理性思維的閱讀方式,用最純粹的感覺去體驗,就可進入大量留白卻饒富趣味的故事裡。
在社區開書店,曾琮彥有項意外收穫,除了孩子外,大字不識幾個的社區長輩竟也會來書店,在試著翻開扉頁剎那,長者被繪本簡單卻富童心的形式吸引,一頁接著一頁的翻。進入一個意想不到的美麗新世界。
曾琮彥說,繪本是以圖為敘述主體,藉由圖與文的合奏,創造一種可在翻頁中帶來流動的創作形式,繪本裡有小孩,但繪本不光是給孩子閱讀,大人只要屏棄成人的定見,就能進入意想不到的國度,而創作者在「看到、捨棄」的過程中,將自己所相信的東西真誠的表現出來,讓讀者用眼睛去讀圖,用耳朵去聽聲音,領略藏在繪本裡的「秘密」。
有句話說,「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,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」,咖必冊店對於繪本的狂熱,慢慢地向外擴散,各地繪本作家不計成本來做分享,甚至有人一口氣買八本書,用不同形式來支持冊店。
其中,最特別的是「待用書」,一些非常認同書店的朋友知道曾琮彥選了一條不好走的路,想要直接資助,書店婉拒直接捐錢,建議朋友把錢花在買書上面,幾次的來回,朋友把贊助經費用來購書,放在二樓的圖書區,讓看書的孩子們能有更多故事陪伴他們成長。
開張2年半後,咖必冊店依舊活著,而且首次出現單月營收超過營運成本,嗯……沒錯,是營收不是利潤,即使至今尚未轉虧為盈,但光是這樣,就已為冊店注入強心針。
曾琮彥早就預備了一筆積蓄,打算以三年為一期的燒錢計畫,雖然子彈愈來愈少,但「我們應該有做了不少你喜歡的事情,舉辦了不少讓你開心的活動,講了不少讓你感動的故事,更是煮了好多讓你覺得好喝的咖啡吧!」
曾琮彥店內所進的每一本書都經過刻意篩選,然後,日復一日,結合時事、觀點,在粉專用專文來推薦繪本,他說:「每一本書,都是被定格的光」,要用推薦文吸引更多人走進繪本的世界。
一顆氣球或許沒辦法帶白熊起飛,
不過咖必冊店計畫在接下來一年,
不只說故事給小朋友聽,
更想要說故事給跟已經長大的大朋友,
趁著把錢燒光前,
他會繼續讓自己在繪本世界裡任性下去,
揪更多人一起來讀ㄤ仔冊,
不論大人或孩子,
都能成為帶著冊店一起飛的氣球。

咖必冊店
屏東市三山里海豐街26-2號
每週二至週日,9:00~17:00|週一、二公休
出處:2024屏東本事夏季號
同場加映》
大家來讀冊,台語真趣味
ta̍k-ke l tha̍k tsheh t g tsin tsh bī
您有聽過台文朗讀的韻味嗎?
那種記憶中的溫暖以及抑揚頓挫的口韻,歡迎大家作伙來唸冊!
台灣擁有多元語言,亦是重要的文化特色與資產,其中,台語具有八聲、七調、九個變調的特色,尤其以台語的讀書音來吟誦古詩詞,平仄分明、聲調和諧、氣韻生動,但目前台灣多種語言出現世代斷層,因此,屏東縣政府近年大力推動「台語講故事」。
唸台文從來不是會不會而是要不要的問題,很多人會說台語,但,看著台文就有莫名的距離感,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用台語說故事,不管是從沒學習過台語,或是想重新把台語找回來,甚至是想帶孩子一起進入台文世界,找回佚散的母語與童年。
文化處這二年推展的閱讀運動中,特意挑選台語繪本,結合地方特色,由領讀老師準備律動、手作與唸謠,在讀冊的過程中深化台語教育,讓孩子能夠在遊戲中學習與應用所學的台語詞彙。另對家長辦理台語說故事培訓課程,從熟悉日常生活用語,親近母語文化,與母語走向和解。
113年屏東總圖多元閱讀系列活動以「走進生活.悅讀」為主題,在屏東總圖辦理本土語言/青春期起手式/後青春期三系列活動,其中共舉辦四場「台客Show繪本」邀阿公阿嬤、爸爸媽媽一起進入繪本的異想世界。
民間書店與繪本創作者也是這波浪潮的推動者,咖必冊店今年五、六月邀請屏東的台文繪本作者儲玉玲與儲嘉慧姊妹檔,一寫一畫,帶讀她們在2022年獲得德國白烏鴉獎選書的作品《熱天的時陣:嚕嚕的夏天》、《咱的日子:我們的日常》、《小王子》台語版,感受文字和聲音和諧搭配的韻味,打破大眾對於台語文繪本的傳統印象。
《熱天的時陣:嚕嚕的夏天》故事敘述西北雨過後,儲玉玲兒子和表哥在庭院裡玩水的夏日童趣,當中還夾藏了許多儲玉玲與儲嘉慧的童年記憶:坐在芒果樹上乘涼、蹲在大腳桶裡划船渡水⋯⋯用台語帶出一個屬於台灣南方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