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說屏東市有間嘉嘉男女髮廊,設計師都是阿嬤級,引人好奇。任憑在網路搜尋半天,Google條列多個縣市嘉嘉,臉書、IG到LINE熱點,無所不包,唯獨屏東嘉嘉,除了統編、負責人,沒更多線索。到店後,老闆娘嚴儀眉一句「我們最早開在福建路」,彷如電流激化前額葉,讓人把記憶一點一點提取出來。
故事得從福建路說起,嘉嘉那時離中正路、公園路的太平洋百貨不到3百公尺,在繁華市中心,但三角窗金店面當年可還是屏東縣政府,百貨開業已是後來的事。
記憶中去嘉嘉好幾次,在那個還有髮禁的高中年代,總得拜託福利社阿姨別把平頭推太高,一次20元,多在課後,牽腳踏車陪女友去找等洗頭的媽媽。女友說,嘉嘉客人多到得排隊。她沒問過媽媽洗頭要多少錢,只聽說走得進嘉嘉的人都非一般,至少不是家裡還得做代工那種。
那個美髮院的燦燦黃金年代
「那是嘉嘉的黃金年代!」嚴儀眉回憶,媽媽陳金鳳1968年創業時,肚裡還懷著大姐。店裡生意好時學徒有38個,分成仕女部、男賓部,洗剪染燙到修容、護膚、修甲都有,還請了阿姨專門打掃、煮食供餐,連時下連鎖沙龍也少見。
她家五姐妹相繼出生,傳統習俗要孕婦別碰刀剪,媽媽忙到只能聽聽。
已當阿嬤的唐麗琴當時是洗頭小妹,如今已是老師傅,「嘉嘉樓高七層半,可是那時最高的建築!」她說時眼裡放光,好像進嘉嘉當學徒,一顆一顆頭慢慢洗,就能在年少歲月匍匐前進,走過艱困年代脫貧的天堂路。
那時市區大半在空軍航道下方,建築有高度限制。陳金鳳一介女流,拚出高樓,靠的是與生俱來的女身男命基因,層層累積。
她出身林邊小地主之家,生活過得去,因三七五減租等土地改革政策,命運才被改寫。為幫攢家計,小學沒畢業到市場賣魚,不甘家族運途陷於枯魚之肆,14歲隻身到最老牌的大上海髮廊當學徒,22歲跟同期學技的先生開了嘉嘉。
邱張美惠當時就是常客,洗到今年89歲。她形容那個經濟剛起飛的年代,「月薪一千多快兩千,洗顆頭要50,有錢人突然多起來,有時排隊洗頭還排到吵起來」。當年市區最時髦的髮廊有三家,都是夫妻攜手創業,關起門來各有故事。這些當今稱為八卦的談資,都是洗髮聽來的。
跟著跑的主顧從高官到市井
嚴儀眉當時年紀小,只記得爸爸後來常坐櫃台收帳,媽媽得泡茶招待客人。她長大才知道,那些被特別款待的叔伯有官員有民代,背景非一般。
陳金鳳八面玲瓏,洗剪燙染積聚的資財加上人脈,運營風風火火。但做髮廊怎麼會不清楚,青絲再密終會隨年歲凋零。盛極而衰是常態,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結束,往常股市收盤就到髮廊報到,笑臉盈盈的客人少來了。1997年起騎機車強制戴安全帽,客人再掉一半,簡直要髮廊半條命。
「印象中媽媽後來就不再留長髮了。」嚴儀眉說,她剪短頭髮,看來俐落,更逆齡,帶著嘉嘉招牌,以及跟她一路打拚,從洗頭小妹磨到獨當一面的師傅、修甲師搬遷再搬遷,最後落腳中正路成就今時模樣。
五月已是高溫的週末,一位從政壇隱退的前立委剪完髮剛走,髮廊裡坐滿大齡祖嬤,多數髮際線都高了,有些滿頭霜白;昔日布莊千金移居高雄,硬要兒子開車載來,還有人得靠外傭攙扶;雖然有人失智,反應搭腔都落拍,但空隙多被笑聲填滿。髮廊角落有座大型鐵製卡架,當年插滿員工出勤卡,如今換上熟客會員卡。
簡秀美當阿嬤了,一頭烏黑格外搶眼,「都幾歲人了,當然染的」說的理直氣壯。年輕出入嘉嘉到現在,髮型隨身份一再轉變,她唯一的堅持是,出門就得吹整的有型有款又體面,「不上膠,撐到下次洗頭前都好看,只有這裡了」。
嘉嘉不只是髮廊 更是家
這些嘉嘉的故事,兩年多前,差點因陳金鳳罹癌病逝寫下終章。她好強,連店裡姐妹也鮮少知道病況。只看到,最後幾年老闆娘剃光頭髮,帶著皈依後師父給的法名,在女兒家與醫院輪流住著,算修行。
嚴儀眉直言,姐妹各有家庭,都有事業拚,又沒住屏東,勞心照管髮廊,算不上一門好生意。但嘉嘉不只是髮廊,是家。姐妹很快決定:只要師傅在,客人願意來,就繼續。最後由她代表接下負責人,多數時候遠端控管,現場運營由老師傅合議。
即便如此,她們的經營態度也不是店門打開就好的那種。嚴儀眉笑說,「媽媽一直把女兒當兒子養」,要她們獨立自主,不可得過且過。她們最近決定局部裝修,希望髮廊開起來該有個樣子,不求鴻圖大展,但要維持媽媽的風格跟品質。
嘉嘉故事還能寫多久?沒人能預言。當年的常客沒臉書沒IG,來不及打卡留美照,讓Google記錄,經過這次的探訪,至少能夠有底了。
嘉嘉男女髮廊│屏東市中正路238號
出處:Amazing Pingtung 2023/6月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