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屏風小編

屏東縣典藏中心─Past千絲萬縷交纏至今



是偶然也是必然。是巧合更是命定!石川欽一郎被譽為臺灣近代西洋美術啟蒙者,他生命中近四分之一時光住臺,以彩筆描繪自然風土,其畫作〈驛路初夏〉得以進入屏東縣典藏中心,並被奉為鎮館之寶,全賴前輩畫家何文杞一探。他們兩人相隔一世代,何文杞在石川欽一郎繪就〈驛路初夏〉翌年才出世,但其中牽繫似早註定,一路傳承至今猶未寫完,仍待續筆翻新。


何文杞是於1957年籌辦屏東縣教師美展時,在屏東市介壽圖書館發現〈驛路初夏〉。當時已從臺灣省立師範大學(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)美術學系畢業,返鄉擔任教職。他生前受訪說,「是在館長室窗下發現了淋濕的畫作」。


石川欽一郎創作這幅畫,是為了參加1930年第四回「臺灣美術展覽會」(簡稱臺展)。他最早來臺擔任軍方通譯,二度返來在學校任教。除帶領學生戶外寫生,自己也以彩筆畫成〈臺灣總督府〉、〈臺灣次高山〉等畫,紀錄彼時的臺灣。他以藝術家之眼觀覽寶島風土,在〈臺灣地區的風景鑑賞〉一文中讚嘆:「臺灣是全日本中色彩最鮮豔而多變化的地方」。


「他的眼睛的確看到了多年以來臺灣畫家所沒有看到的臺灣美。」藝術家謝里法在著作《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》中,如此定位石川欽一郎。除了籌組畫會、教學創作,石川倡議官辦美展,臺灣教育會後來在1927年仿效東京帝國美術院「帝國美術院展覽會」舉辦臺展,被視為其最大影響。


〈驛路初夏〉是鎮館之寶


石川身為臺展西畫部評審委員,積極投入。為了首屆臺展,創作〈河畔〉,這是他留在臺灣的唯一一幅油彩畫,展後人間蒸發90年後重被尋獲。至於〈驛路初夏〉則是為了第四回臺展創作的成品,當時他已取得「無鑒查」資格(即作品無須受審參展),後人推估作品在展後27年在介壽圖書館被發現。


根據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彙整的臺展史料,〈驛路初夏〉是石川欽一郎水彩畫作的典型構圖。畫作佈局以寬闊道路為前景,採低姿態遠望地平線,中景是樹木及高低錯落的街屋,從兩側逐漸斜入畫面中心,遠景則有隨風搖曳的竹林及遠山。畫作中的街屋亭仔腳似有人坐著乘涼,前方有多位挑夫,其中一人挑著扁擔朝觀者走來,讓自然風土更添生活感。



何文杞雖在畫作完成後翌年才出生,但他鍾情藝術,早年創作多是英國式透明水彩畫,與石川欽一郎創作的起點幾乎疊合。兩人雖相距一甲子出世,但何文杞大學時受教的前輩畫家廖繼春,曾師事石川欽一郎,讓兩人跨世代有了交集。他生前受訪也直言,除了大學時期接受的藝術教育,自己的創作也受石川欽一郎等前輩畫家影響。


當年發現畫作後,何文杞曾認為,這幅畫是石川欽一郎遊歷全臺途經屏東所繪。但藝術史學者蔡家丘調查,認為此畫與石川欽一郎1930年發表在《臺灣日日新報》的苗栗街道速寫〈光風青山(三)苗栗及街〉頗為雷同,推測〈驛路初夏〉應該是依據速寫進一步創作而成。


「無論如何,很欣慰它能在我們的手中留下來。」陳建瑛記得,當年典藏概念整體環境都不如現在,「能以有限資源修復畫作,真的不容易」。



現在它被典藏在中心一樓,為了保有石川畫作最特殊的潤澤感,除了溫濕度控制,照度也需小心算計評量。它的故事還沒說完,當年第四回臺展後,畫作是沿著哪條驛路南下到屏東,背後又有什麼機緣,番外或有續篇,相信一定精采。


出處:2024屏東本事 秋季號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