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屏風小編

千錘百鍊的鐵漢子

永興鐵店─楊永耀



落款,是對自己作品的致敬,

枋寮百年鐵舖出品的刀具,

烙上了老舖子的五圓紋,

一如日本在建築構件、陳列器物上的「家紋」,

代表著家系、宗派或商號的紋樣,

百年來,

五個圓的刀具已在台灣的山林、家戶與生活中流轉,

不斷的披荊斬棘,開出一條又一條生路。


 

刀是人類最古老的工具之一,從最初以木頭、骨頭或石頭製作,後以銅、青銅、鐵、鋼等金屬及合金製作,近來,陶瓷、塑料等非金屬刀開始現身,用於切、割、削、砍、鍘,刀,變換成不同的尺寸、型態、結構、功能,每個人都非得在刀口下生活不可。


位在沿海公路旁的永興鐵店,呼嘯而過的引擎聲和突然加速的油門聲,時不時,與饒富節奏的金屬旋律,形成一種獨特的聲響令人血脈賁張,成為一種都市叢林外的原始聲音。


百年,光是數日子,就已讓永興與眾不同,重力敲擊一下都難的打鐵工作,永興一家三代刀匠相傳,活過了一世紀,身處機械化的年代,仍堅持一槌一槌的手刀術,這是賴以百年的家傳活,除了部分無關痛癢的步驟外,寧可汗流浹背,拿手絕活怎麼都不肯讓給機器。



百年打鐵店 在屏東開枝散葉


永興鐵舖的第一代楊清敦是澎湖人,13歲在澎湖學打鐵,20歲到枋寮當打鐵師傅,就此落地生根,打鐵出了名,不僅3個兒子跟著學,還收了不少徒弟,成功傳承正宗打鐵工法。現今潮州、林邊還有不少打鐵老店就是自楊家分支出去。


在農村社會,鐮刀是生財也是維生工具,當時水底寮的打鐵店就有5、6間,工業化後,打鐵業愈趨落寞,念汽修科的楊永耀退伍後,打算外出闖蕩,父親以一句「你不接,就沒人接了」,加上母親的眼淚攻勢,讓永興鐵店成為枋寮以南唯一的手工鐵舖。


在鐵舖長大的楊永耀,28歲獨當一面,父親交代給他的只有一句話,「做代誌要仔細,不能馬馬虎虎」,30年來,每一把刀具都是用古老技巧,純手工鍛造出來,從刀背、刀刃到刀鋒,都得端視再三,自己滿意才會放行,甚或,主顧抱怨刀柄的銜接處封口不夠細膩,他坦然接受,自此連此細節都不放過。


正因為二代的不馬虎,三代的超龜毛,讓這家台灣最南端的百年鐵舖成為一種傳奇。


這家百年鐵舖是左店右廠,各種尺寸、樣態、類別的利刃靜置不同位置,或是玻璃櫃或直接放在地面,各種刀器等候伯樂來帶它回家。


鐵鋪右側是煉刀房,裡裡外外都是煉刀的機具,滿地的鋼材、鐵材、早年購得的砲彈殼,皆是刀的前世,歷練上千度高溫的火爐、各種磨砂機才真正浴火重生。種種的製成與這模樣幾乎和百年前的工序相去不遠。


煉刀術的眉角就是不停地做


很多工作可以用想的,但,打鐵行業不行,非得一關接一關的做,不停地做,找到了訣竅後,再繼續做下去。身為專業刀匠,楊永耀的優先考量,從選材到製程,依據每把刀不同的功能,讓刀具性能最優化,透過摺疊鍛打將硬度與韌性結合為一體,就是工藝。


製作一把手工刀耗費功夫,必須歷經打坯、熱鍛、鏟、銼、磨、熱處理、回火、初修、精修等繁複程序製成,完全仰賴匠師自身經驗,靠著眼力,搭配手勢,才能將不同屬性的金屬塑成為鋒利的刀具。


說著說著,楊永耀突然嚴肅起來,因為他要開始進入具成敗關鍵的熱處理,他眼睛緊盯刀身說,鋼材基本成型要透過淬火來增強鋼材的硬度和強度,這是製作手工刀的靈魂所在,高溫爐裡的鋼材熱到橘紅色光散發,經過反覆的加熱與鍛打,再放入黑機油中急速冷卻。


楊永耀說,若用水降溫會讓刀具過度硬化,反而變得跟玻璃一樣脆,油則會讓刀更具韌性,富有彈性,使用時才不易斷裂。


既有鋼性又有韌性才是好刀


「淬火」後的鋼材易脆,所以刀匠緊接著進行「回火」處理,目的是降低刀具的脆度。「回火」是將淬火鋼材加熱到刀體發出橘黃色光時的溫度,保持高溫加熱1到2小時後冷卻,反覆透過「淬火」和「回火」的調質,可讓鋼材的結構趨於穩定,降低其脆性,提高韌性與塑性。


熱處理後的刀具,楊永耀依舊審視再三,來回敲打,調整到位後,再用鐵夾將刀放到研磨機上,在四射的火花中,修出刀身的細部線條和弧度,先粗磨,再細磨,最後精磨。楊永耀說,磨刀看似不費力,其實用了不少暗力,火花愈大,施放的力度愈強,他秀了變形的右手中指說,「這就是付出的代價。」



至於哪一種刀好?楊永耀不給答案,他說,刀的製作必須要符合用刀人的需求,哪種鋼材硬度高、哪種鋼材韌性好?其實合用最好。


刀具訂單登記簿就是鎮店的葵花寶典


在功能性上,永興的刀用於山林披荊斬棘,因為十分容易上手,在口耳相傳下,深受全台林產業使用,多年來,鐵店總會從各地山林寄來成批待磨的刀具或訂製新刀。這幾年在市場當紅的大馬士革刀,則需把不同的碳化鋼鍛造焊接在一起,在反覆摺疊或拼接鍛造下,留下美麗的花紋效果,加上恆春的部落藝術家會在刀柄雕刻或搭配鹿角,賦予更多文化元素,讓刀器成為具蒐藏潛力的藝術品。


手上的工具與額上的汗珠不曾停過,楊永耀唯一停頓的時刻是接電話,一面接電話,順手翻了翻桌上的刀冊,回應查詢進度。這本看似翻到爛的本子,是一本厚筆記本,詳細記錄尺寸、樣式、需求、圖案、刀主人基本資料都被精確記錄下來,既是刀具的出生證明,又是鎮店的葵花寶典,雖然早已記不清楚換過幾本,唯一不變的就是排隊等候的名單一長串,讓楊永耀無法偷懶,天天過著千錘百鍊的日子。


32年來累積的一身功夫,除講究工法、質感與售後服務,更有看不到的感情與責任,還身兼地利社區理事長,積極反哺社區,分身乏術,很多主顧擔心他會歇業,他笑稱會做到不能做為止,但尚無接班人選,百年老店的未來只能問蒼天。


出處:屏東本事2023冬季號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