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Amazing Pingtung編輯小組

織回排灣的空白 人間國寶─許春美


花27年時間,以傳統地機織回排灣的許春美sinsi miyan,
在千絲萬縷中抽絲剝繭,找回了古老的平織、斜紋織、綁織等織紋,
72歲入選台灣的「人間國寶」。


身為國家認證的大師,曾經為了追求「現代的新」,捨棄「傳統的舊」,日復一日,在快與慢、新與舊、進與退之間拉扯,找到了微妙的平衡。


回頭看著彼端,時下新型的桌上織布機,甚或機械化織布早已蔚為主流,繁複、緩慢的古老地織的立足點何在?身為臺灣屈指可數的排灣織女許春美,抬起頭微揚了眉說,如果只是布,處處可見,但,「地織不只是織布,而是一種文化語言,排灣族的生活點滴都寫在織紋上」。


織布,是技藝更是記憶


許春美坐在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的石板屋前,以腳板固定,攤開織了一半的布疋,雙手如同變魔術般,梭子反覆交錯,繽紛的紗線如蝴蝶飛舞,光是看就讓人眼花撩亂,不知道該定睛何處,織一塊布疋竟是如此不易。


動作看似行雲流水,面對「這麼複雜的動作,不會弄錯嗎?」的打岔問題,許春美頓了一下,從眼鏡下睥睨一眼說,「織布需要精準計算,不能被打擾,現在已經織錯了,正在拆除錯誤的部分!」


地織這門工藝的難上難,花一輩子抽絲剝繭才領悟的許春美最懂。



地織機究竟是什麼?已經沒有幾人目睹,遑論由此出發而衍生的織品,以及附身在織品上的知識系統。沒有文字的排灣族,將服飾當作一種無聲卻有形的溝通語言,從形制、材質、色彩到裝飾紋樣,傳達族群的認同,彰顯了社會組織,更蘊涵了習俗信仰和文化內涵。


姑且不論內涵,光是地織工藝,本身就是一門高難度的技法,早已瀕臨失傳,許春美的回頭,其實是有跡可循,在家人召喚下,一步步走上復振這條路。


就愛針線,⾎液裡的織女魂


許春美是個天生織女,小時候媽媽下田工作,只要丟給她幾捆線,就能讓她玩上一整天,從小看著媽媽為家人做衣服,尤其是向鄰家借用裁縫車,她的眼睛總是盯著媽媽踩踏針車的雙腳,韻律節奏化成美麗線條,釋放了身體裡的靈魂。


小學畢業典禮前,她將一件美援舊衣拆掉,無師自通縫了一件「畢業禮服」,穿上小禮服的她獨一無二,贏得所有的目光和讚嘆,那瞬間,她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,即使一甲子後,13歲女孩的風采依舊在許春美的眼中蕩漾。


深山女孩編織的夢越織越大,她說,16、7歲時,政府在部落開設了免費洋裁班,她迫不及待參加,這是她第一次認識尺,了解製衣的架構,一頭栽進她所不知道的縫紉世界。


18歲結婚後,孩⼦陸續出生, 「我好怕自己會死掉,拚了命替子女縫製衣服」!

從pakeljep(背心)和kacing(後敞褲)…,她日以繼夜的張羅孩子每個年齡所需衣物,如今想起那一段「怕死」歲月,許春美笑著搖頭,不知道當時怎麼會那麼瘋狂,製衣應該是排灣族⺟親對子女一種愛的表現吧。


出走部落,在城市打下一片天


漢人丈夫不希望排灣妻子被人看不起,不斷的激勵,支持許春美遠赴高雄、台北等地工作,一路從車縫、製版、打樣、設計到加工,養成一身製衣技能,早在⺠國72年就拿到女裝甲級技術士證,「應該是全台前20名拿到證照的人」,她的服裝事業就此拓展開來,開班授課或接單製作,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。


說得一口沒有腔調的國語,擁有基本工班的事業有成,許春美在漢人社會佔有一席之地,乍看已是人生勝利組。


只是已達不惑之年的許春美,每每看到原鄉少女被賣到都市的新聞,內心蟄伏已久的情緒開始騷動,最後在丈夫支持下,將城市接到的訂單帶回部落,讓族人有更多工作機會。


回部落是人生的折返點,許春美返家後,被滿檔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,父親卻不斷叮囑,「你不可以放棄祖傳下來的技藝」。


驀然回⾸,追求的極致就在眼前


從前排灣族婦女是透過綁在身上的「地織機」織布,席地而坐,運用竹子和木板工具,手製跟部落或家族有關的布料,完成後,再以此布製作成衣服或腰帶等衣飾。


許春美輕撫著百年前奶奶親手織布所製的喪巾,緩緩道出傳統排灣女紅文化,是如何走入她下半場的織女人生。


奶奶雖非部落織工,但精湛手藝深受族人重視,從小看著媽媽與外婆織布的父親許忠義,礙於男性不能織布的觀念,只能在一旁觀察、協助理線,默默記下平織與斜紋織等技法。


只是,部落由高山上遷居到淺山地區,人人忙著種田養活家人,在分身乏術下,極花時間的傳統地機織布技術逐漸被晾在一旁,族人開始學習操作相對容易的桌上機織布,連圖案也開始流行外來圖案。


年少時,正值政府推行新生活運動,部落瀰漫著「外來的東⻄比較好」氛圍,家中存有老舊物品或從事傳統工作常會被親朋好友譏笑,在父親督促下,只能緊閉家門練習織布,不敢讓穿著新潮服飾的朋友知道自己在練習「老古板」技藝。


許春美搖頭苦笑說,當時曾為了兌換獎品,甚⾄還把家中⾐物拿去更換,一心想當個「現代⼈」,如今想想只有「笨」⼀個字可形容。

拜師習藝,從頭開始學織布



只是當時年少輕狂,哪懂得了這麼多,⻘澀歲月的織布經驗就此淡出生活,直到許春美中年回鄉,好不容易盼得女兒歸鄉的父親,不斷的叮囑她傳承這門家傳技藝,1994年,她拜古樓部落的范陳珠蘭Tjinuai為師,正式跨入傳統地織領域。


織布是一門既專且深的技藝,依慣例,拜師需要付出高額代價,除了得幫老師從頭到腳做一套全新的傳統服飾,還得幫老師整修學習處所,每次上課前得備妥老師的⻝物,才能學習到織布技術。


原本就有家傳基礎,加上從事服飾工作多年,又有老師提點,很快就融會貫通,掌握了平織和斜紋織等傳統技法,彷彿上了癮般,許春美不斷研究,精進自己的技法,甚至找出珍藏的家傳老布,反覆觀察、思考、練習,加上父親適時從旁指點,她突破瓶頸,深入地機織布的天地。


許春美說,整經的序列以及圖紋的建構思維,正是排灣布織與其他族群最大的不同。想學織布就要先從「qaqeljesayan」(整經)做起,這個步驟每分每秒都在考驗織女的耐心與注意力,不可分神,因為所有織布的配色和紋路設計,都在整經前就已決定好,一旦出了岔子就像迷路般,織布的圖樣也會迷途。


從前的排灣族婦女為了怕忘記「整經」的順序,編了一首「sa senayan」(整經口訣) 給剛學習的織女,織女一邊「semenai」(唱歌)一邊「qaqeljesayan」(整經),藉以牢記整經的動作。


整經完畢後,需經過「mipuqe」(倒紗),藉以檢視整經步驟是否出錯,趁機補救後,最後才進入織布的程序,而排灣族織布方式是使用腳板固定,再利用經線挑花。


許春美透露,地機織布的訣竅在於「張力」,張力得夠才能織出細緻的布,因此,排灣織女會用「vaida」(打緯棒)將緯線打緊,澎、澎、澎的聲音,配著「tjengai 」(梭子)的來回穿梭,是古早日常的織布情景。


學得越深,越覺不足,許春美感到時間不夠用,積極投入排灣織布的復振。


技法之外,織出排灣⽂化與價值


這一門課太深奧,看著、聽著、唱著、做著…,許春美花了約27年光景,找回了平織紋路與斜紋織各20餘種紋樣。



平織常見圖案包括parusangatj(像攔沙牆的紋路)、parualjis(像牙齒的紋)、parutaud( 像豆的紋路 )、parukicikic(像鍊條的紋)、vinalik(纏繞紋)、kaljumiyang(王室專屬紋)、tjinggu(角邊紋)、 padrayan(石灶紋)、paljaljivak(相互依靠的守護紋)、pagumac(爪印紋)、qinaljivan(屋面紋)等。


許春美舉例,在山坡地種植農作物時,常將木條或石塊橫放,以免土石流失,這種保護斜坡土石的裝置,就是sangatj, 而將這種parusangatj( 像攔沙牆的紋路)織在布上,就是為了教導下一代記得這種技術。此外,排灣族人認為牙齒是健康的象徵,parualjis (像牙齒的紋)就有祝福健康的意涵。


為了傳承,她四處授課,打破過去織布不收男學徒的傳統。除了扎根,更飄洋過海走訪日本大阪⺠族學博物館,檢視排灣古織物,目睹部落早已不復見的古織物與舊紋樣,卻在異鄉得到妥善保存,再一次重擊了許春美內心。



於是,她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合作,進行40件排灣傳統織布物件的織序,印證排灣織者技藝學習與養成的傳統,包括初學的一枝桿(平織),到繁複的二織桿(斜紋織織紋設計),另一種是進階的vinecikan,以緯線進行圖紋的織寫,此3種構成了排灣族織布主要的學習系統。


這位排灣織女兜兜繞繞數十年,終於找到回家的路,現正透過各種途徑與方式,要把排灣的空白織回來。


出處:Amazing Pingtung 2020/12月號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