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及「偏鄉教育」,貼上的符號總是學習落後、資源短缺、文化弱勢……但,「偏」這個字眼是從哪個視角而來?約莫是從都市的觀點!屏東真的是眾人眼中的「偏鄉」嗎?哪裡「偏」?需要的又是什麼?
把時空拉長來看,2023年屏東的孩子過得是什麼生活:臨海孩子諳水,能划舟,還可潛水下海領畢業證書;靠山的學子曉山,以山為師,登台灣百岳的北大武山當作畢業禮;閩、客、原族學校自編本位教科書,而食農、書法、單車、機械人等不同主題的理念學校遍布全縣……。
相對於都會區豐沛的才藝、外語等教育,具多元、在地、本位特色的教育就是眾人眼中的貧脊、落後、匱乏地區嗎?
這或許沒有絕對的答案,但,從2023年的四重溪溫泉季,車城溫泉分校的孩子們好像給了些答案……。
活動變課程 在地又國際
2023年9月,是教育非營利組織Teach For Taiwan(TFT)成立10週年,同時也是駐紮屏東縣車城國小溫泉分校滿週年,溫泉分校像是「度晬」的嫩嬰,正逢地方盛事四重溪溫泉季登場,於是喜上加喜,TFT偕同學校、縣府、社區、產業,用在地囝仔的視角,遊走在地方慶典。
這一回,各方力量結合,將活動變成課程,半島的孩子們在系統性引領下,展開跨領域的協同教學,孩子們走訪故鄉長者,找回歷史脈絡缺失部分,進而運用所學的數位工具轉譯所學,透過網路分享給更多人,即使落山風呼呼的吹,天時、地利與人和,活絡後的小山城,讓老街暖了起來。
時間往前追溯2年,2021年10月,屏東縣政府與營運團隊「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」(TFT) 正式簽約,共同規劃以3年為期,合力朝向培力在地教師、落實在地參與、創新人才二地居實踐、導入教育創新資源等方向,整備全台有志教育工作者加入培訓,再媒合至全台具高學習需求地區擔任老師,以教育為支點,成為帶動改變發生的行動者。
事實上, TFT早自2015年進入屏東,與屏南地區9所學校合作,累計培訓314人進入校園任教,其中有86人在屏東服務,占總數近3成,這一次,公私合作模式再升級,TFT進駐在溫泉分校。
2022年9月,溫泉分校多了一個分身,東棟教室活化後成為「屏東教育創新基地」,原本老舊校舍轉身成為一棟棟藍白交錯的特色建築,甫獲園冶獎的認證,以「人」的意象作為主視覺設計,採三個人字匯聚,象徵基地人才在此交流,當作品牌標誌意象,這樣拿下校園建築景觀類獎的校舍,除了是TFT在屏東的家,這處場域更是外部接待及社區交流空間、多元教室、休憩交流空間、Co-working Space的空間,民眾可以隨意入座,或坐或臥,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角落窩著。
由關鍵少數帶動關鍵規模
這次四重溪溫泉季登場,TFT決定正式向屏東縣政府提案,由教育現場出發,串接關心地方教育的各方資源,帶領孩子們在教學現場做中學,跨出新的一步,一如TFT創辦人劉安婷所說,TFT計畫培訓多元人才,帶著領導力來到孩子身邊,希望由內而外地創造系統性的改變,加乘生態系盟友的集體影響力,從「關鍵少數」進而帶動「關鍵規模」。
這樣的行動正是回應了「溫泉分校空間整備回溫計畫」的設立初衷,縣長周春米說,這個場域正是以青年、教育、旅遊三大指標做為此空間發展基礎,成為青年教育人才與資源的匯聚點,為國境之南培力在地青年,提升地方教育品質,進而重整老街。
進駐在基地的店長蔡昀諺曾在東部學校服務,屏東卻帶給他不一樣的感受,從教育現場來看,屏東整體教育環境沒有太多制約,鼓勵創新,地方能量強,跟社區的關係緊密,跟家長互動起來像家人。
從「培育學生的學校」轉型為「匯聚地方教育夥伴的學校」,這處位於學校裡的學校正試著賦予教育場域的不同樣貌與可能性。策略合作專案經理曹詠婷與團隊成員始終堅信,「唯有當孩子認識自己的家鄉、認識自己是誰,才能踩著穩健的腳步,向外探尋未知而豐富的世界。」
在蔡昀諺眼中,國小教育重在理解與探索,過去偏鄉學生普遍缺乏信心和勇氣,屏東卻找到核心點,讓孩子知道做自己很棒,「在地很酷」他的回答俐落簡單。
屏東將課程結合在地特色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思想,認同家鄉能給孩子增加信心,於是,找回自信的孩子們已經有底氣回問「你會彈月琴嗎?」、「你看過海龜嗎?」、「你爬過這座山嗎?」
在前進的道路上,屏東教育創新基地正以基地為載體,努力搭建一座座橋梁,不論是青銀共創、資源整合、人才媒合、產業發展,在共思、共學、共享、共創之中走向共好。
出處:Amazing Pingtung 2023/10月號